所謂「經濟自然學」,就是以生物學界自然觀察的敘述方式來解讀經濟學原理,也就是將觀念用故事的敘述方式呈現,並在日常生活中活用落實。最有趣的經濟學不會出現在課堂上或難解的方程式中,而是出現在真實世界裡──在電影院、在你車上,有時也在街上。從一九八○年代開始,獲獎無數的經濟學家羅伯?法蘭克就開始要求他的學生,針對日常生活所遇見的有趣事件與行為模式提出問題,並用經濟學原理加以解釋。他們的問題,以及讓人瞠目結舌的答案,顯示出經濟學原理確實在你我日常生活中運行。
作者在經濟學入門的課程裡,要求學生寫一篇五百字短文,題目是:「運用經濟學單一(或多種)原理,針對你在日常生活中親身觀察到的有趣事件或行為模式,提出問題與解答。」並規定:「篇幅以五百字為限,因為許多優秀的論文字數還要少得多。文章裡不能充斥複雜的術語,你要想像自己是跟一堂經濟學都沒上過的親友對話。最傑出的論文就是讓這種人也看得懂,也很少用到任何數學或圖表。」《經濟自然學》展現出經濟學原理如何為這些千奇百怪的問題供答案:為什麼女性模特兒就是賺得比男模特兒多?為何車上需要兒童安全座椅,飛機上就不用?為什麼是鯨,而不是雞,面臨絕種的危機?為什麼二十四小時便利商店大門還是有加鎖?為何硬幣的人頭像多為側面,而紙鈔則是正面肖像?為何有些汽車加油口設在左側,另一些在右側?為什麼冰箱通常只有冷藏室設有燈泡,而冷凍庫裡就沒有?為什麼男裝襯衣的鈕釘於衣服右邊,而女裝則釘在左邊?這一切的一切,看似與經濟學風馬牛不相及,但在作者的經濟學利刀下,萬事萬物都可以此剖開,看出箇中玄機。